常用栏目
《中国船员马六甲海峡漂流72小时 舟山籍油船“游神2”轮上演生死救援》

2025年8月11日,舟山——在国际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一场跨越三天的生命奇迹近日引发全球关注。6月29日下午,东展船运股份公司所属的舟山籍油船“游神2”轮,在航行中成功救起一名在海上漂流超72小时的中国籍船员。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船员的专业素养,更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生死时刻:72小时漂流终获救

6月29日14时28分,“游神2”轮正以9.1节航速航行于马六甲海峡主航道。驾驶台值班二副杨俊超与水手隋树芳在例行瞭望时,发现左船艏约3海里处有一黑色物体在海面沉浮。经高倍望远镜确认,竟是一名身着黑色衣物的落水者,正随着海流逐渐远离船体,情况危急。

“发现落水人员!”杨俊超立即拉响全船警报,启动人员落水应急预案。船长王建军一边指挥船舶调整航向全速靠近,一边通过高频电话向马来西亚海上搜救中心报告,并同步联系国内相关部门协调支援。14时42分,“游神2”轮抵近落水者,船员迅速抛投救生圈和专用救助网兜,但因落水者体力耗尽,无法自主抓握。

“必须下海救人!”王建军果断下令。水手长李国强与两名船员携带救生设备跃入海中,在浪涌中奋力将落水者固定在救生网兜内。甲板上,船员操作吊机稳稳将两人吊起。15时03分,落水者被成功救上船——此时距离发现险情仅35分钟。

专业救援:科学施救化解危机

被救者是“福远渔”某船二副陈明(化名)。据其事后回忆,6月26日凌晨4时至8时,他在作业时不慎坠海,仅靠一件红色救生圈漂浮。三天来,他经历了暴晒、脱水和海浪冲击,体表多处擦伤,意识逐渐模糊。

“游神2”轮大副郎风威立即对其进行初步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但严重脱水。船员们为其提供保暖衣物、淡水和食物,并持续监测身体状况。与此同时,船舶医疗组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岸基医生,制定后续护理方案。

“海上救援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参与救援的李国强表示,“我们平时每月进行两次应急演练,这次能快速反应,得益于日常训练的积累。”据东展船运副总经理刘春号介绍,公司所有船舶均配备国际标准的救生设备,并定期组织跨部门联合演习,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国际协作:多方联动守护生命线

此次救援中,国际协作机制发挥关键作用。“游神2”轮在发现落水者后,第一时间向马来西亚海上搜救中心通报,并同步联系中国交通运输部、浙江省海事局等部门。马来西亚方面迅速协调附近海域船舶避让,为救援开辟“绿色通道”;国内相关部门则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追踪“游神2”轮动态,提供气象和海况支持。

“从发现到救起,整个过程仅用半小时,这离不开船岸各方的无缝配合。”刘春号感慨。据统计,此次救援共出动船员23人,消耗救生设备4套、淡水200升,船舶因此偏离航道约5海里,但全体船员无一怨言。“在海上,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王建军说。

行业反响:中国方案获全球点赞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国际航运界广泛关注。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官网发文称:“中国船员的快速反应和专业操作,为全球海上救援树立了标杆。”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表示,将把“游神2”轮的救援案例纳入培训教材,提升东南亚地区应急响应能力。

国内方面,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国航运企业学习“游神2”轮经验,完善人员落水应急预案。浙江省海事局则计划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海上救援培训基地,模拟复杂海况开展实景演练。

“这次救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刘春号透露,东展船运正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智能救生系统,通过无人机巡航和AI图像识别技术,提升远距离落水人员发现效率。“我们希望用科技力量,让每一片海域都成为生命的守护区。”

生命至上:中国船员的永恒承诺

截至目前,陈明已返回国内接受进一步治疗,身体恢复良好。他在给“游神2”轮全体船员的感谢信中写道:“三天三夜,我曾在绝望中等待死亡;是你们,让我重新拥抱了生命。”

这场跨越72小时的生死救援,不仅是个体的幸运,更是中国航运业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从舟山群岛到马六甲海峡,从专业船员到国际组织,无数双手托举起生命的希望,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正如“游神2”轮船艏那句铿锵的标语——“勇立潮头,守护平安”,中国船员正以实际行动,为全球航运安全贡献东方智慧与力量。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