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广州南沙港——在世界海员日当天,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船员换班中心在南沙港正式启用。首批10余名外籍船员通过南沙边检站与海关联合打造的“协同一站式窗口”,仅用不到8分钟便完成从身份核验到通关放行的全流程,较传统模式提速70%。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南沙港在优化国际航运服务、构建“经济引擎+人文港湾”双平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零等待”通关:从愿景到现实
活动现场,英国籍船员Leo成为首位体验新通道的外籍海员。他感慨道:“在海上漂泊数月后,物品检查、离船查验一气呵成,这种‘无接触、零等待’的通关体验让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陆地的温度。”
南沙边检站执勤三队队长龚奇月介绍,中心通过三大创新实现效率跃升: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机制:边检与海关打破数据壁垒,将原本需辗转多个窗口、耗时半小时的流程压缩至10分钟内,船员“随到随检、随到随换”;
梯口核对手续简化:取消重复材料提交,通过智能终端实时核验船员信息;
个性化服务举措:按需延长外籍船员临时入境时间,支持“换船出港”“家门口换班”等场景,打通船员换班“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24日,南沙边检站已验放出入境船员17万余人次,其中登离船船员2000余人、同比增长9.3%,增速创历史新高。
三大平台闭环:打造“海员之家”
换班中心的启用并非孤立事件。南沙龙穴街道联合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同步落地三大服务项目,构建“通关-休憩-消费”一站式闭环:
国际船员换班中心:首创“协同一站式窗口”,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日均处理换班需求超200人次;
大湾区国际海员换班中心:依托缊斯酒店增设海员住房、清吧、西餐厅等设施,整合隔离检测与生活服务,特设专属通道及优惠套餐;
南沙国贸海员离境退税店:覆盖中国及南沙本地特色手工艺品、电子产品等,购物满200元即可申请退税,满足海员消费需求。
“从锚地到酒店,从购物到休闲,海员在南沙的每一环节都能感受到‘靠岸即归家’的温暖。”南沙龙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东君表示,三大平台将推动“港口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助力南沙打造国际一流航运枢纽营商环境。
服务升级背后的战略考量
南沙港的变革与《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密不可分。作为大湾区航运枢纽的“国门守护者”,南沙边检站以“卓粤·边检”南沙领航区建设为驱动,将换班中心打造为移民管理服务的“窗口工程”:
效率赋能经济:2025年上半年,南沙边检站保障79艘次榴莲、车厘子“专线”快速通关,累计接卸量达23.3万吨,助力南沙港连续五年成为全国鲜果进口量最大海运口岸;
航线联通全球:在优质通关保障下,南沙港207条航线覆盖亚非拉主要港口,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
邮轮经济崛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常态化运营后,边检站创新“扫码通关”“免留存指纹”等措施,已高效验放出入境人员14万余人次。
“每一次通关提速,都是对‘时间就是生命’的航运法则的深刻践行。”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模式为全国口岸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通关+人文服务”样本。
未来展望:从“枢纽”到“生态”
随着三大服务项目的落地,南沙正从单一的物流枢纽向航运服务生态圈跃迁。据透露,下一步将重点推进:
数字化升级:拓展“智慧海关”“智慧边检”应用场景,实现船员换班全流程电子化;
区域协同:深化与港澳航运服务合作,探索“粤港澳海员资质互认”;
绿色低碳:在换班中心引入新能源接驳车、光伏发电等设施,打造“零碳口岸”。
“当海员的笑容成为南沙的‘名片’,这座港口便真正拥有了连接世界的温度。”正如龚奇月所言,南沙的探索不仅关乎效率,更在于重新定义人与港口的关系——在这里,每一朵浪花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锚起锚落都书写着开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