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地中海海域——一艘载有3500余名乘客的皇家加勒比集团旗下“海洋荣耀号”(Ovation of the Seas)豪华邮轮,在从意大利罗马驶往希腊克里特岛途中突发命案。一名42岁中国籍男性乘客在船上酒吧内持刀捅伤另一名38岁中国籍男子后,跳海自杀,被救起时已无生命体征。目前,邮轮已紧急返航至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警方正介入调查。
事件回顾:酒吧内血溅当场,凶手跳海逃生
据目击者描述,当地时间9月15日晚10时30分,邮轮10层甲板的“蓝调酒吧”内突发争执。监控视频显示,嫌疑人李某(化名)与受害者王某(化名)在吧台附近发生激烈口角,李某突然从背包中掏出一把长约20厘米的水果刀,连续刺向王某的胸部、腹部及颈部。王某当场倒地,鲜血迅速蔓延至地面,周围乘客惊恐尖叫,部分人试图用毛巾按压伤口止血,但王某因失血过多陷入昏迷。
行凶后,李某未逃离现场,而是径直走向酒吧外侧的观景平台,翻越栏杆跳入地中海。邮轮安保人员立即启动应急程序,一方面联系那不勒斯海岸警卫队请求救援,另一方面对王某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直升机转运。然而,当意大利海军救援直升机抵达时,王某已因伤势过重死亡。
救援行动:深夜搜救无果,凶手遗体次日浮现
李某跳海后,邮轮暂停航行,与意大利海岸警卫队展开联合搜救。夜间海面能见度极低,搜救人员使用热成像仪和探照灯扫描海域,但未发现李某踪迹。次日上午8时,一名渔民在那不勒斯港以东约15海里处发现一具男性遗体,经身份确认系李某本人。法医初步检验显示,李某体表无外伤,死因疑似溺亡,但具体细节需进一步毒理检测。
乘客惊魂:豪华邮轮变“恐怖现场”
“海洋荣耀号”是皇家加勒比集团旗下亚洲航线热门邮轮,船上载有大量中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籍乘客。事发时,许多家庭正在享受邮轮上的娱乐设施,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让众人陷入恐慌。
上海乘客张女士:“我们带着孩子来度假,晚上在酒吧看表演,突然听到尖叫,转头就看到一个人满身是血倒在地上,孩子吓得直哭,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新加坡游客林先生:“凶手跳海后,邮轮广播通知‘紧急情况,请待在舱内’,但没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在群里疯狂转发视频,整个船都乱了。”
马来西亚导游陈先生:“我带了20人的旅行团,其中几位老人受到惊吓,要求提前下船,但邮轮公司拒绝安排,只能给他们发了安眠药。”
邮轮公司回应:全力配合调查,加强安保措施
皇家加勒比集团发表声明称,对事件深感悲痛,已向受害者家属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协助处理后事及提供心理辅导。同时,集团宣布:
暂停“海洋荣耀号”地中海航线,返回那不勒斯港接受警方全面调查;
升级安保系统:在全船增设金属探测门,要求乘客接受二次安检;禁止携带长度超过15厘米的刀具登船;
加强船员培训:要求所有安保人员接受“危机干预”认证课程,提升应对突发暴力事件的能力。
警方调查:矛盾或源于赌债纠纷
据意大利那不勒斯警方透露,初步调查显示,李某与王某均为中国籍商人,长期在欧洲从事贸易活动。两人此前因赌债问题产生纠纷,李某多次向王某追讨欠款未果,最终酿成悲剧。警方在李某的舱室内发现一本账本,记录了多笔赌债往来,其中涉及王某的欠款高达50万欧元。
此外,警方正调查李某是否涉及其他犯罪活动。有乘客称,李某登船时携带多个密封纸箱,行为诡秘,但邮轮公司表示,安检时未发现异常物品。
行业反思:豪华邮轮安全漏洞引关注
“海洋荣耀号”命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全球邮轮业暴力事件频发:
2023年:歌诗达邮轮“威尼斯号”上一名印度籍乘客因争抢自助餐持刀伤人;
2024年:公主邮轮“钻石公主号”上一名日本乘客因赌博纠纷捅伤两人;
2025年:地中海邮轮“辉煌号”上一名俄罗斯游客因酗酒闹事被安保人员制服时突发心脏病死亡。
专家指出,邮轮安全存在三大隐患:
安检宽松:为提升乘客体验,邮轮安检标准远低于机场,刀具、酒精等物品易被携带上船;
监管盲区:公海航行期间,邮轮适用船旗国法律,但许多国家对船上犯罪管辖权存在争议;
应急不足:邮轮医疗资源有限,面对严重暴力事件时,往往只能依赖外部救援。
未来行动:国际协作强化邮轮安全
为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国际海事组织(IMO)正推动修订《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拟要求:
强制安装金属探测门:所有载客超2000人的邮轮必须在登船口设置安检设备;
建立跨国警务合作机制:明确公海犯罪管辖权,允许邮轮注册国、事发地国及乘客国籍国联合调查;
提升船员应急能力:要求邮轮公司每季度组织反恐、急救及心理干预演练。
结语
当“海洋荣耀号”的霓虹灯在夜空中闪烁,谁也没想到,这艘承载着欢乐与梦想的豪华邮轮,会在一夜之间变成犯罪现场。这起命案不仅夺走了两条生命,更撕开了邮轮业光鲜外表下的安全裂痕。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平衡“自由旅行”与“绝对安全”,将成为整个行业无法回避的终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