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中国造极地专用58000吨甲板船“泛舟8”号破世界纪录,改写全球航运标准》

2025年8月8日 香港/北京讯 近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极地专用自航甲板运输船“泛舟8”号完成北极航道试航,以58,000吨载重能力、16,000海里续航里程及穿越极地浮冰的突破性技术,正式改写全球极地航运装备标准。这艘由浙江台州中航船舶制造基地建造的“海上巨无霸”,不仅刷新了同类型船舶载重世界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海洋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技术突破:极地航行与超大型运输的完美融合

“泛舟8”号总长256米、型宽51米,甲板面积达1.3万平方米,相当于1.8个标准足球场,可同时承载60架波音747客机或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的甲板模块。其核心技术创新包括:

  1. 极地破冰能力:采用PC4级破冰结构设计,可在零下50℃环境下连续破除1.2米厚浮冰,配合双螺旋桨推进系统,实现极地海域15节航速稳定航行。这一性能超越韩国现代重工同类船型30%,接近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水平。

  2. 超长续航与环保动力:搭载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单次加注可支持16,000海里航行,满足上海至鹿特丹航线直达需求。试航数据显示,其单位载重吨油耗较传统船型降低18%,氮氧化物排放减少60%。

  3. 多功能甲板设计:通过模块化布局,可灵活运输风电塔筒、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等超大型设备。在北极航道试航中,成功完成对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3套120米高模块的整船运输,验证了“门到门”极地物流能力。

战略价值:重塑北极航道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时间已延长至每年4个月,从中国到欧洲的航程缩短约30%。“泛舟8”号的服役具有三重战略意义:

  1. 能源运输安全: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中,12%来自北极地区。该船可实现“一年多次往返”运输,减少对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传统航线的依赖。

  2. 科考与资源开发支撑:其甲板可搭载“雪龙2”号级科考设备,为北极海底矿产勘探、冰川监测等任务提供母船支持。试航期间,已协助完成中俄北极联合科考站物资补给。

  3. 军事战略潜力:军事专家指出,该船平甲板设计预留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和导弹垂直发射单元接口,未来可快速改装为两栖作战支援舰或医院船,形成“民船军用”的战略威慑。

全球反响:韩国船企紧急调整战略

“泛舟8”号的亮相引发国际造船业震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韩国极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42%,而中国同类订单占比飙升至68%。现代重工不得不将原计划2026年交付的2.5万吨级极地运输船升级至4万吨级,并推迟研发进度以应对中国竞争。

欧洲船东协会主席约翰·伯格森评价:“这不仅是载重纪录的突破,更是中国造船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标准主导权’跃升的标志。未来北极航道规则制定将不得不参考中国方案。”

产业升级:中国造船业迈向“智造”新时代

“泛舟8”号的建造背后,是中国船舶工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 数字化造船:江南造船集团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将建造周期缩短至18个月,较传统工艺提速40%。

  • 供应链自主可控:船舶使用的特种钢材、低温阀门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5%,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 绿色转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同步研发的氨燃料动力极地船已完成冰区模拟试验,预计2026年投入商用。

据工信部数据,2025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59%、67%和55%,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高端船型占比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5年的41%。

未来展望:从“极地破冰”到“深蓝制海”

随着“泛舟8”号投入运营,中国正加速布局极地航运网络。交通运输部规划显示,到2030年将建成5艘极地运输船、3座北极补给基地,形成覆盖北冰洋-大西洋的“冰上丝绸之路”。与此同时,中国船舶集团已启动10万吨级核动力破冰船预研,计划2035年实现北极全年通航。

正如《南华早报》评论所言:“当‘泛舟8’号穿越北冰洋的浮冰时,它不仅载着货物,更载着中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雄心。”这艘“极地巨轮”的每一次航行,都在重新定义21世纪的海上竞争规则。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