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海员触电身亡事件揭示海上作业安全隐患》

2025年8月8日 北京讯 近日,两起海员触电身亡事故引发航运业对海上作业安全的高度关注。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福乔恩港到中国珠江口锚地,两起悲剧均暴露出高压电气系统操作、设备维护、人员资质管理等环节的致命漏洞,为全球200余万海员敲响安全警钟。

致命操作:资质缺失与设备隐患的双重叠加

2023年10月14日凌晨,美国籍近海供应船“红雄鹿”号上,一名海员在维修泥浆泵系统时触电身亡。调查显示,该船员不仅缺乏高压电气作业资质,更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打开高压配电板,而设备紧急停止装置存在缺陷、高压柜缺少锁定装置,导致事故无法避免。美国海岸警卫队代理指挥官J.E.福瑟吉尔痛心表示:“这是一起本可避免的悲剧。”

无独有偶,2023年12月30日,中国籍散货船“A”轮在广东汕尾锚泊时,维修工廖某某在潮湿的砂池舱内进行电焊作业,因设备老化漏电坠落身亡。事故电焊机线缆外皮多处焦灼,电流调节把手竟用焊条临时替代,而廖某某未佩戴绝缘手套、未系安全带,作业高度达6米却无防护网。广东海事局调查指出:“设备维保缺失与操作规程形同虚设,是事故的直接诱因。”

数据警示:人为因素占事故主因的81.1%

根据欧洲海事安全局(EMSA)2014-2021年统计,全球海上事故中,81.1%与人为因素相关,其中“系统/设备故障”占比18.8%,而“人的活动”占比高达59.6%。中国海事局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船舶碰撞、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中,70%源于船员安全意识不足或违规操作。

典型案例包括:

  • 2021年“海*8”轮触电坠亡事故:维修工罗某某无焊工资格,在V型舱壁作业时身体倾斜接触破损电焊机,导致触电滑落舱底。

  • 202X年“华*”轮电缆老化触电事故:船舶未定期检测电气设备,船员铺设电缆时因线路漏电身亡。

  • 202X年“金*”轮缆绳断裂事故:靠泊时未保持安全距离,老化缆绳断裂回弹击中船员胸部致死。

安全漏洞:从资质管理到设备维护的全链条失守

  1. 资质与培训缺位
    多起事故中,涉事船员未持有特种作业证书,企业未落实岗前安全培训。例如,“红雄鹿”号事故中,不合格轮机员被安排处理高压电气系统;“A”轮廖某某未经过电焊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却独自操作高危设备。

  2. 设备维护形同虚设
    EMSA统计显示,24.5%的海上事故由设备故障引发。中国海事局调查发现,部分船舶电焊机、电缆长期未检修,甚至用胶带缠绕破损线缆临时应付检查。某轮轮机长虽在月度保养计划签字,却不知自己是设备维护责任人,实际未开展任何保养工作。

  3. 安全规程执行不力
    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热工作业未检测气体、密闭空间未通风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在“海*8”轮事故中,船长发现外来人员留船作业后,未检查资质、未报备海事部门,甚至未了解作业内容即放任施工。

行业行动:从“事后追责”到“全周期预防”

面对严峻形势,全球航运业正构建“预防-应急-协作”三维安全体系:

  • 技术赋能:推广智能电气监控系统,实时检测设备漏电、过载风险;为高压柜加装电子锁和生物识别装置,防止无资质人员操作。

  • 制度强化:中国海事局要求企业建立“海员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培训、任职、奖惩信息,杜绝“无证上岗”;推行“安全暂停机制”,如“红雄鹿”号船东在事故后暂停全船队作业,强化安全沟通培训。

  • 文化塑造:开展“海员安全文化周”“船长讲航海”等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模拟演练提升风险意识。深圳海事局推出“心理健康讲座”,帮助船员应对孤独与压力;三亚海事局成立船员行业党委,系统解决薪资、休假等权益问题。

专家呼吁:安全是航运业的生命线

“每起事故背后都是多个家庭的破碎。”大连海事大学安全工程教授李明指出,“企业需杜绝‘两张皮’现象——文件写一套、执行另一套;监管部门应加大‘四不两直’抽查力度,对违规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船员自身要牢记‘先自保后救人’原则,拒绝违章指挥。”

在第15个“世界海员日”来临之际,全球航运业正以更严格的制度、更先进的技术、更温暖的文化,守护200万海员的平安。正如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所言:“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我们的使命是让每段航程都安全无虞。”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