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塞拉利昂籍运砂船“鸿海189”轮于8月6日在菲律宾巴丹省东南海域遭遇突发事故倾覆,船上20名船员落水,其中包括16名中国籍船员和4名菲律宾籍船员。截至8月8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确认,12名中国船员成功获救,2人遇难,另有2名中国船员仍在紧急搜救中。
事故经过:突发强浪致船体倾覆
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通报,事故发生时,“鸿海189”轮正在执行运砂任务,航行至巴丹省附近海域时遭遇强浪冲击。船体突然剧烈倾斜,在短时间内完全倾覆。船上20名船员全部落水,包括16名中国籍船员和4名菲律宾籍船员。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要求菲方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并协调中资企业、当地华人社团提供支援。菲海岸警卫队、海军及民间救援力量迅速展开行动,出动多艘舰艇和直升机在事发海域展开拉网式搜索。
救援进展:多方联动争分夺秒
截至8月8日,救援行动已持续48小时:
获救人员:12名中国船员和3名菲律宾船员被成功救起,其中部分人员因长时间漂流出现脱水症状,经紧急医疗救治后已脱离危险;
遇难者确认:2名中国船员的遗体已被找到,使馆工作人员已协助家属办理相关手续;
失踪人员搜救:剩余2名中国船员仍下落不明,菲方已扩大搜索范围,并启用声呐设备探测水下目标。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同步协调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5”轮赴事发海域增援。
使馆行动:全力保障同胞权益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8月7日的紧急会议上强调:“使馆将秉持‘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的原则,督促菲方持续投入救援资源,同时要求涉事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做好遇难者善后和家属安抚工作。”
现场慰问:使馆领事参赞王玉磊率工作组赴医院探望获救船员,送去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家属联络:开通24小时应急热线,协助家属办理赴菲签证,并协调菲方提供签证便利;
法律支援:指派律师团队介入事故调查,确保救援程序透明合规,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
企业责任:涉事方回应事故调查
“鸿海189”轮所属航运公司发表声明,承诺将配合中菲两国调查组工作,并先行垫付获救船员医疗费用及遇难者赔偿金。据初步调查,该船载重吨位与适航证书匹配,但事发时海况超出预期可能是诱因之一。菲律宾海事局表示,将重点核查船舶稳性计算、货物配载及船员应急培训记录。
历史镜鉴:海上安全警钟长鸣
此次事故并非个例。2023年4月,同海域曾发生类似运砂船倾覆事件,导致2名中国船员遇难;2017年12月,一艘渡轮在菲律宾附近海域沉没,造成39人死亡、100余人失踪。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该国海域共发生237起船舶事故,其中近三成与超载、恶劣天气航行有关。
中国海事专家指出,东南亚海域季风期风浪频发,小型运砂船因重心高、抗风能力弱,更易发生倾覆。建议航运企业加强船舶稳性评估,严格遵守气象预警停航规定,并强化船员应急演练。
后续关注:搜救与调查同步推进
目前,中菲联合搜救指挥部已制定72小时黄金救援期行动方案,重点排查周边岛屿礁盘和航道暗流区域。菲律宾交通部长杜迪·普尔瓦甘迪在8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诺:“菲方将动用一切可用资源,直至找到最后一名失踪者。”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及企业,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选择正规航运公司,避免在恶劣天气出海。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具体电话号码],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具体电话号码]。
结语
当“南海救115”轮的探照灯划破夜空,当使馆工作组的慰问物资送达医院病房,这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救援仍在继续。每一份努力都承载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协调都彰显着“外交为民”的初心——在万里波涛之上,中国力量始终是同胞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