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五个“世界海员日”到来之际,全球航运业将目光聚焦于这群“海上脊梁”。中国海员群体中,威海兴亚船务有限公司船长王俊杰与科研创新先锋高兵,以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航海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故事,既是中国海员职业精神的缩影,也是全球航运安全发展的生动注脚。
王俊杰:零事故船长的“安全三零”哲学
“安全是航海事业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侥幸。”这是王俊杰在2025年世界海运日上的寄语。作为拥有24年航海经验的资深船长,他带领团队完成超100次远洋运输任务,管理船舶连续10年实现“零事故、零污染、零违规”,并荣获香港华林船舶管理有限公司“15年长期服务奖”。
王俊杰的“安全三零”理念——隐患零容忍、麻痹零容忍、侥幸零容忍——已成为行业标杆:
隐患零容忍:他坚持每日“地毯式”巡检,从主机舱到救生艇,不放过任何细节。2024年,在穿越马六甲海峡时,他通过设备异响提前发现舵机故障,避免了一场潜在碰撞事故;
麻痹零容忍:他建立“月度安全复盘会”制度,要求船员分享案例、模拟演练。2025年,其团队在北极航道航行中,凭借精准的冰区操作预案,成功规避浮冰撞击风险;
侥幸零容忍:他严格执行国际海事法规,任何操作均以数据为支撑。在2025年的一次PSC检查中,其船舶因台账完整、设备达标获评“免检船舶”。
“王船长的安全手册,是我们船员的‘航海圣经’。”大副李强感慨。在他的影响下,威海兴亚船务公司形成“安全文化基因”,培养出20余名优秀船长。
高兵:科研先锋的“智慧护航”创新
与王俊杰的实践坚守不同,高兵以科技创新重塑航海安全。作为某海事科技公司研发总监,他主导的“智能船舶安全监控系统”已应用于全国500余艘商船,将碰撞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8秒内。
高兵的创新突破源于对“人-船-环境”协同的深刻理解:
技术攻坚:他带领团队攻克“多源数据融合”难题,将AIS、北斗、气象雷达等12类数据集成于单一平台。2025年,该系统在长江口复杂水域试运行期间,成功预警23起潜在碰撞风险;
标准制定:他参与起草《智能船舶安全等级评估规范》,推动行业从“经验管理”向“数据治理”转型。其提出的“动态风险阈值模型”被纳入IMO(国际海事组织)技术指南;
人才培养:他发起“海员数字素养提升计划”,联合10所航海院校开发VR模拟培训课程。2025年,首批学员在PSC检查中违规率下降67%。
“高工的系统让我们从‘看天吃饭’变为‘知天而航’。”某油轮船长张伟表示。该系统在2025年台风“梅花”期间,为78艘船舶提供精准避风路线,减少经济损失超2亿元。
双星辉映:中国海员的全球贡献
王俊杰与高兵的实践,折射出中国海员群体的双重使命:
职业精神传承:王俊杰的“三零理念”与高兵的“智慧安全”,共同构建起“人防+技防”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籍船舶事故率同比下降41%,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国际话语权提升:高兵团队的技术标准已被新加坡、希腊等航运大国采纳,而王俊杰的船舶管理案例入选IMO“全球最佳实践库”,为中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提供硬核支撑;
社会价值彰显:在2025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活动上,王俊杰与高兵联合发起“海员关爱计划”,推动港口城市设立“海员驿站”,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该计划已覆盖全国12个主要港口。
未来展望:驶向深蓝的新征程
面对航运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化浪潮,王俊杰与高兵已锚定新目标:
王俊杰:正培训船员操作甲醇双燃料主机,其管理的21万吨散货船将于2026年交付,成为全球首批零碳船舶之一;
高兵:带领团队研发“船舶自主避碰系统”,计划在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商船试航。
“海员的使命,是让每一条航线都成为安全之路、希望之路。”王俊杰在寄语中写道。从赤道到极地,从传统航海到智慧航运,中国海员正以创新与坚守,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航海传奇。
结语
当王俊杰的船舶划破渤海湾的晨雾,当高兵的代码在云端守护南中国海的航道,两位航海人的故事,恰似中国海员群体的缩影——他们用专业与热忱,让“和谐无扰,船满清风”的世界海员日主题,在万里波涛间熠熠生辉。
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