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年轻人不愿跑船了,老船长忧长江航运后继无人》

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曾孕育出无数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长江航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断层”危机——年轻船员流失严重,老一辈船员独撑大局,行业“三低两高”(职业吸引力低、整体素质低、社会认可度低;年龄偏高、流失率高)的困境愈发凸显。

“大龄船员帮”成标配,年轻人“来了又走”

在长江重庆段,“渝建物流99”轮船长余世兴望着江面长叹:“我跑船37年,现在船上12个人,最年轻的43岁,年轻人根本留不住。”这并非个例。长江海事局数据显示,2020年长江内河船员平均年龄已达47.38岁,50岁以上占比超45%,新注册船员平均年龄超过38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级船员适任证书失效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失效比例达21%,新持证人数难以填补缺口。

“年轻人干几个月就跑了,说忍受不了孤独。”65岁的“帝沅602”轮水手王建平无奈道。在武汉理工大学航海专业,招生困难已成为常态——分数线常年低于其他专业,毕业后真正上船的学生屈指可数。中国外运重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强直言:“现在不敢用年轻船员,忠诚度太低,说走就走。”

收入低、环境苦、认同差:年轻人“用脚投票”

长江船员的困境,折射出多重现实矛盾:

  1. 收入与付出失衡:长江内河船长平均年收入不足15万元,普通船员仅六七万元,远低于岸上外卖员、快递员等职业。更关键的是,船员长期无法照顾家庭,性价比被诟病。“一船货值几千万,我们只能靠安全奖励降低风险,但这点钱留不住人。”胡强说。

  2. 工作环境封闭:船上生活与世隔绝,江上通信信号不稳定,船员只能趁抛锚时与家人联系。51岁的货船船主郜国鑫自述:“一年在岸上时间不到10天,上岸后连亲戚都疏远了。”长期潮湿环境还导致风湿等慢性病高发。

  3. 社会认同感低:船员群体长期缺乏话语权,表彰、荣誉鲜有涉及。武汉海事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侯振坤指出:“船员没有劳动合同意识,几乎都是‘自由打工人’,规则意识淡薄,酒驾醉驾、不按规定值班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智能化转型能否破解“人才困局”?

面对危机,行业正探索两条破局之路:
1. 科技赋能减员增效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航局)正加速推进智慧航运建设。2024年底上线的“长江航运智能管理平台”已接入67亿条数据,实现船舶、船员、企业“全景画像”,预警预控效率显著提升。长航局科技处副处长曹阳表示:“未来将通过智能避碰系统、机器人替代人工等方式,逐步减少船舶配员标准。”
在武汉示范段,基于5G的实景三维航道已初步建成,船舶可实时接收桥区、码头等重点水域的语音导航提醒。专家测算,智能化升级可使单船配员减少30%,缓解人力短缺压力。

2. 政策倾斜与职业重塑
2021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19条措施,包括优化职务晋升资历要求、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创新考试发证制度等。目前,长江沿线多地已试点航海院校理论考试成绩与船员适任考试等效认可,吸引学生报考。
同时,行业呼吁加强宣传引导。长航局推出的“船员医院”特色服务、“长江e+”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37万,通过全媒体传播航海文化,试图重塑职业荣光。重庆海事局负责人强调:“船员保障了长江经济带80%的铁矿石、电煤运输,他们值得更多尊重。”

未来展望:黄金水道能否重焕生机?

长江航运的货运规模已连续20年位居世界内河首位,2024年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0.2亿吨。然而,若人才断层持续,这条“经济动脉”的畅通将面临挑战。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吴卫国指出:“船员是短期不可再生资源,需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他建议,可借鉴无人机操控员培养模式,建立“岸基操控+船舶自主航行”的新业态,吸引年轻群体。
站在长江之畔,余世兴船长仍盼着有一天,年轻人能接过他手中的舵轮:“跑船苦,但总得有人守着这条江。”而这场关于人才与未来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