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64名中国船员被困海上15个月,船东无力运营成主因》

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一艘名为“ORIENTAL DRAGON”的港籍客轮在马来西亚槟城海域抛锚期间,64名中国船员因船东资金链断裂、运营瘫痪,被困海上长达15个月。这场因疫情冲击引发的航运业危机,不仅暴露了跨国劳务体系的系统性漏洞,更将船员权益保护这一全球性难题推至风口浪尖。

疫情冲击下的运营崩塌

“ORIENTAL DRAGON”号原为东南亚赌船,2019年底起航后依赖游客消费维持运营。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后,该船乘客量锐减90%,2020年3月被迫抛锚停运。船东香港籍都某龙初期承诺“9月复航”,要求船员继续接受培训,但同年4月起停止发放工资,8月燃油耗尽后切断生活补给,导致船员陷入“无工资、无燃油、无淡水”的绝境。

据船员王强回忆,停航初期,200余名船员挤在仅配备独立空调的VIP区,大通铺上床垫紧挨,霉菌滋生引发大面积皮肤病。食物中频繁出现虫卵,缅甸厨师制作的咖喱成为唯一选择,部分船员靠钓鱼改善伙食。更严峻的是,船东失联后,船员被迫通过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协调保险公司提供燃油,才勉强维持基本生存。

法律与劳务体系的双重困境

根据《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海员连续在船工作不得超过12个月,但该船64名中国船员中,多数人自2019年11月上船,超期服役达18个月。船东通过“阴阳合同”规避监管:与船员签订的雇佣协议规定驾驶员最长在船8个月、普通船员12个月,但实际操作中以“复航准备”为由强制留人。

ITF协调员穆罕默德·阿拉切迪指出,船东常利用老旧船舶超期服役、转移资产等方式逃避责任,而船旗国帕劳、利比里亚等“便利注册国”监管缺位,导致船员沦为“无国籍、无工资、无补给”的“三无群体”。2021年2月,马来西亚吉隆坡高等法院扣留船舶后,船东仍拒绝承认弃船,案件拖延数月,船员被迫继续值守。

多方救援与回国之路

被困期间,船员通过社交媒体发帖求助,引发国际关注。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协调马来西亚海事局、港务局及ITF,分三批组织船员回国:

  • 2021年3月26日:首批20名船员(含18名女性)乘包机抵达厦门,总领事馆提供隔离酒店及防疫物资;

  • 2021年4月2日:第二批40名船员返乡;

  • 2021年4月15日:最后6名驾驶员下船,至此全部中国船员脱离困境。

然而,欠薪问题仍未解决。据船员统计,船东拖欠工资总额超70万美元,部分船员个人被欠薪达18万元人民币。ITF虽协助雇佣当地律师提起诉讼,但船东资产早已转移,追偿难度极大。

行业反思与制度变革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海员遗弃事件达127起,同比增长40%,其中83%发生在船龄超20年的老旧船舶上。国际海事组织(IMO)正起草《海员权益保护公约》,拟强制要求船东为海员购买跨境劳务保险,并建立“黑名单”制度惩罚违规企业。

技术层面,区块链平台“Seafarers’ Voice”已上线,允许海员匿名上传欠薪、虐待证据,数据直连IMO监管系统。此外,国际船东协会(ICS)推出“人道主义认证”,对保障海员权益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12家巨头已加入。

“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行动。” 曾参与绝食抗议的印度船员拉杰什通过卫星电话表示,“每一份工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一次公正裁决都是对航运业良知的拷问。”从槟城海域的“海上监狱”到科威特港的绝食抗议,海员群体的抗争正撕开全球航运业的华丽外衣,呼吁国际社会正视这一被遗忘的产业链最脆弱群体。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