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海运行业警告运力过剩 亚洲至美国航线运价或进一步下跌》

2025年8月6日 全球航运观察 全球海运市场正面临运力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亚洲至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运价自6月以来持续走低,引发行业对价格战的担忧。据航运分析公司Xeneta最新数据,自6月1日至8月5日,亚洲至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的集装箱平均现货运费分别下跌58%和46%,其中西海岸航线运价已跌至每FEU(40英尺标准箱)约1800-1900美元,逼近成本线。

运力过剩成主因,新船交付潮加剧压力

2025年全球集装箱船订单量突破910万TEU,仅上半年就有191艘二手船易主,总运力达52.6万TEU。尽管红海危机迫使90%的亚欧航线船舶绕行好望角,吸收了约7%的全球运力,但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一“虚耗”仅是短期缓冲。随着达飞集团等企业尝试红海复航测试,以及欧盟Aspides海上安保计划延长至2026年,市场普遍预期,一旦红海航线恢复,叠加下半年超200艘新船交付,运力过剩将进一步加剧。

“当前运力增长已远超需求增速。” Veson Nautical海事分析师Jarl Milford表示,2025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预计增长10.5%,但有效运力仅增4.2%,主要因绕航和港口拥堵。然而,随着红海复航和老旧船舶拆解放缓,运价下行压力将持续至2028年。

关税与地缘政治扰动需求,货主观望情绪浓厚

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压低运价的另一重击。2025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并提议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舶征收高额费用,导致贸易商提前囤货以规避风险。然而,随着关税政策落地,5月后跨太平洋航线货量骤降,装载率从97%回落至85%以下。DHL全球货运亚太区首席执行官Niki Frank警告:“承运商此前为追逐短期收益大幅增加跨太平洋运力,如今供应过剩势头已不可逆。”

地缘政治冲突亦重塑贸易流向。为规避红海风险,部分船舶选择绕行非洲或避开美国港口,导致亚欧航线运力“虚耗”10%以上。但分析师指出,这种调整仅能延缓运价下跌,无法扭转供需失衡。例如,马士基的AI运力调度系统显示,美东港口潜在罢工风险使11月合约价较现货价高出18%,但长期来看,货主更倾向签订24个月期合约以锁定成本,进一步固化运价下行趋势。

行业自救:空白航行与联盟控盘难阻跌势

为应对运价暴跌,班轮公司纷纷采取“空白航行”策略,通过取消或跳港减少运力投放。2025年3月至4月,亚欧航线取消48个航次,将现货运价维持在每FEU 5000美元以上。然而,这一手段效果有限。Xeneta首席技术和数据官Erik Devetak指出:“全球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运营商需通过更激进的运力调控才能维持价格。”

航运联盟的控盘能力亦面临考验。目前,海洋联盟控制全球31%运力,美西航线舱位供给波动率扩大至±20%,但中小船企通过东南亚-美东等区域航线实现差异化竞争,该航线货量同比增长12%,部分抵消了主干航线损失。此外,技术革新成为破局关键:区块链提单渗透率突破25%,AI预测模型降低空箱调运成本18%,但行业整体仍深陷“规模竞争”泥潭。

未来展望:运价或触底反弹,但长期承压

尽管当前运价跌势难止,但部分分析师认为,红海危机、环保法规和港口拥堵或形成底部支撑。例如,欧盟碳关税迫使船东投资甲醇动力船,单船改造成本超800万美元,合规成本增加15%;平陆运河建设加速分流马六甲海峡30%压力,北部湾港目标吞吐量达4300万TEU,均可能推高区域运价。

然而,长期来看,运力过剩仍是主旋律。艾睿铂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运力增幅将达9-10%,而需求增长仅2.9%,供需失衡或持续至2028年。船东需通过拆解老旧船舶、优化航线网络和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否则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结语
亚洲至美国航线运价的暴跌,折射出全球海运市场在运力过剩与地缘政治冲击下的深层矛盾。随着红海危机走向和中美关税政策成为关键变量,行业正站在价值重估的十字路口。如何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与生态竞争”,将成为船东穿越周期的核心命题。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