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在宁波北仑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其中国首家船舶管理公司——地中海航运船舶管理(宁波)有限公司。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标志着MSC在中国高端航运服务领域的深度扎根,更预示着中国海员将在全球绿色航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运力扩张与绿色转型双驱动,MSC加速本土化布局
截至2025年7月,MSC运营船舶达928艘,总运力超671万标准箱(TEU),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航运业榜首。面对船队老龄化与全球脱碳压力,公司正推进史上最大规模船队升级计划:
新造船订单:手持129艘新船订单(约217万TEU),占现有运力30%,其中80%由中国船厂建造;
绿色转型:投资150艘双燃料LNG集装箱船,40艘已交付,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船队碳排放强度降低40%。
庞大的船队规模与高技术船舶运营需求,对船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MSC选择此时在华设立本地船管实体,旨在通过本土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降低合规与安全风险。MSC船管集团总裁普拉巴特·贾(Prabhat Jha)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优质的船员资源、最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和最开放的政策环境,是MSC全球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2000名海员岗位开放,高端培训体系助力职业升级
MSC宁波船管公司将承担三大核心职能:
船员派遣与管理:覆盖宁波、舟山、上海等沿海港口,逐步扩展至全国;
船舶技术管理:引入MSC全球领先的船舶安全管理系统与智能航行技术;
绿色转型支持:推动岸电使用、低碳燃料应用及能效优化技术落地。
人才计划亮点:
规模扩张:目前中国籍船员超700人,目标2026年底扩大至2000人,重点招募甲板部、轮机部高级船员;
专业培训:与宁波大学海运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开设双燃料船舶操作、数字化航行等定制课程;
职业发展:设立“管理培训生”项目,优秀船员可晋升至船舶技术主管、船管公司经理等岗位。
“中国海员的敬业精神与技术能力在全球享有盛誉。”MSC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李明表示,“我们将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国际化晋升通道,帮助中国海员从‘执行者’向‘技术管理者’转型。”
行业影响:填补本土船管空白,推动高端服务升级
MSC宁波船管公司的成立,被视为中国航运业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填补本土化空白:此前MSC在华船员管理由塞浦路斯子公司远程负责,新公司成立后,中国将成为其亚太区船员调配、技术培训与应急响应中心;
助力绿色转型:通过引入LNG加注、碳捕集等前沿技术,推动中国航运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迈进;
强化国际合作:与中国船厂、能源企业共建绿色供应链,例如与恒力重工合作研发甲醇燃料集装箱船。
宁波市海事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将支持MSC在新能源船舶改装、船员派遣等领域创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生态圈。”
未来展望:连接全球网络与中国实力
在当前红海局势持续紧张、苏伊士运河通行量下降的背景下,MSC通过“东西向独立运输网络”与“海铁联运”服务,强化了中国内陆与全球市场的连接。此次船管公司落地,不仅为2000名中国海员提供长期职业保障,更将中国高端航运服务能力嵌入MSC全球供应链,成为“双循环”格局下中外合作的新典范。
“MSC的布局证明,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更是高端航运服务的未来中心。”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张宝晨评价道,“这一合作将加速中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