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季节性供需“冰火两重天”:航运业高职务船员告急,实习生“内卷”加剧》

每年中高考结束后的7-8月,全球航运业总会迎来一场人力市场的“季节性震荡”:一方面,高职务船员因家庭团聚需求集中离船,导致关键岗位出现短期“真空”;另一方面,航海类院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实习生岗位竞争白热化,薪资缩水、候船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实习生兼做服务生”的怪象。这一矛盾折射出航运业人力结构的深层挑战,也推动企业与政策层面加速转型探索。

高职务船员“离船潮”:家庭需求撞上运营刚需

“孩子高考结束了,我必须回去陪他填志愿、选学校。”7月20日,在青岛港完成交班的“中远海运双鱼座”轮大副王建军对记者说。像他这样因子女中高考选择临时下船的高职务船员,正成为夏季航运市场的“稀缺资源”。

数据印证波动

  • 据中国海事服务网抽样调查,2025年6-7月,中国籍高职务船员(大副、大管轮及以上)离船率达38%,较平时上升15个百分点;

  • 招商局集团旗下船舶数据显示,7月因船员家庭原因导致的临时缺岗率高达22%,其中沿海航线船舶受影响最严重;

  • 为填补缺口,中远海运不得不从内贸航线抽调300名高级船员支援国际班轮,导致华南至华北航线运力临时缩减10%。

企业应对“各显神通”

  • 经济激励:MSC宁波船管公司将“家庭团聚补贴”从每月2000元提升至4000元,并承诺为返岗船员优先安排短航线;

  • 灵活排班:马士基航运试点“分段休假制”,允许船员将3个月假期拆分为“1个月陆地+2个月海上”,平衡家庭与工作需求;

  • 技术替代:中远海运在10艘集装箱船上启用智能航行辅助系统,减少对大副、二副的实时操作依赖,缓解人力短缺压力。

“这种波动每年都有,但今年因红海局势导致航线调整频繁,叠加船员家庭需求,压力比往年更大。”中远海运船员管理部总经理陈峰表示。

实习生“内卷潮”:供需失衡下的生存困境

与高职务船员“供不应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习生市场正经历“供过于求”的寒冬。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计,2025年全国航海类院校毕业生达1.28万人,较2024年增加18%,而同期船舶实习生需求仅增长9%,供需缺口扩大至5000人以上。

市场“寒意”蔓延

  • 薪资跳水:沿海集装箱船实习生月薪从2024年的6500-8500元降至5000-7000元,部分内贸船甚至低至4500元;

  • 候船“马拉松”: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平均候船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5个月,部分学生被迫接受“先实习后签约”的“霸王条款”;

  • 岗位“降级”:青岛某航运公司招聘公告显示,约40%的实习生需轮值服务生岗位,负责客房清洁、餐饮服务等非专业工作,引发“学非所用”的争议。

“我们班30个人,只有5个拿到了正式实习合同,其他人要么在等船,要么被迫做服务生。”大连海事大学应届毕业生李航无奈地说。

深层矛盾浮现

  • 船队扩张放缓:全球新造船订单增速从2023年的14%降至2025年的6%,减少了对新船员的需求;

  • 技术替代加速:自动化甲板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普及,使单船所需基础操作岗位减少20%-30%;

  • 院校培养滞后:部分高校仍按“传统大副/大管轮”标准设置课程,与市场对“新能源船舶操作+数字化管理”的复合型需求脱节。

破局之道:企业、政策、院校三方联动

面对季节性供需失衡,航运业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转型”:

企业:灵活用工与技能升级并举

  • “共享船员”平台:中远海运与招商局联合搭建数字化调配系统,通过算法匹配闲置船员与临时岗位,降低空置率;

  • “技能认证”体系:MSC推出船员能力分级制度,允许实习生通过完成LNG加注、碳捕集技术等培训提前晋升;

  • “海陆轮岗”试点:马士基允许实习生在海上服务6个月后,转至陆地客服、调度等岗位实习3个月,拓宽职业路径。

政策:优化供给与强化保障

  • 动态补贴机制:交通运输部拟对在7-8月签约的实习生发放一次性补贴(最高8000元),平衡供需季节性差异;

  • 产教融合改革:教育部联合航运企业修订航海类专业课程标准,增加新能源船舶、智能航行等模块;

  • 权益保护升级:海事局出台《船员劳动权益保障指南》,明确禁止船舶强制实习生从事非专业工作,违者将纳入企业信用评级。

院校:调整培养方向

  • 大连海事大学:2025年起开设“航运数字化管理”微专业,覆盖大数据分析、远程运维等课程;

  • 上海海事大学:与MSC合作建立“绿色航运实验室”,学生需完成LNG动力船模拟操作、碳足迹计算等实训方可毕业;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推出“订单式培养”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8%。

未来展望:季节性波动或成转型催化剂

“短期供需矛盾暴露了航运业人力结构的脆弱性,但也为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契机。”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张宝晨指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远程控制中心的普及,未来船员角色将从‘操作者”向‘系统管理者’转变,这要求行业重新定义人才培养标准与用工模式。”

MSC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李明则预测:“到2030年,具备新能源技术、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船员将成为市场主流,而季节性供需波动将通过更灵活的数字化平台得到平滑。”

在这场季节性震荡中,航运业正以阵痛为代价,加速驶向一个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