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中国船员地中海勇救67名遇险难民,谱写国际人道主义壮歌》

【本报综合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7月7日,地中海海域风急浪高,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生命大救援在此上演。中远海运劳务北京劳务事业分部全套派员的“ZIM AMERICA”轮,在从比利时安特卫普驶往以色列阿什杜德的航程中,毅然转向,成功救起67名遇险难民,以无畏勇气和无私大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船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危急时刻,紧急救援指令下达

7月7日18时09分(UTC),“ZIM AMERICA”轮驾驶舱内,希腊海上救援协调中心(MRCC Olympia)的紧急求救信号如惊雷般响起:“坐标34 - 27.33N 024 - 18.08E附近,发现遇险小船,急需救援!”彼时,地中海海域正遭受恶劣天气侵袭,风速高达10级,巨浪如山般汹涌,一艘仅十余米长的蓝色木质小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晃,船上挤满了67名难民,生命危在旦夕。

接到求救信号后,船长徐明利立即向船东和管理公司汇报情况,并迅速测算转向参数。在得到“全力救援,不惜一切代价”的明确指令后,仅9分钟后,“ZIM AMERICA”轮主机轰鸣,全速冲向生死未卜的海域。

艰难航行,争分夺秒靠近遇险船

经过90分钟的高速航行,19时44分(UTC),“ZIM AMERICA”轮抵达目标海域。然而,此时的海面状况更加恶劣,狂风呼啸,巨浪不断拍打着船舷,船员们在湿滑的甲板上必须紧紧抓住栏杆才能站稳。甲板上的探照灯刺破夜幕,却被狂乱的浪花撕成碎片,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0时20分(UTC),瞭望员终于在右前方两海里处发现微弱闪光——那正是遇险的蓝色木质小船。甲板上挤满了人影,在浪涛中如同随时会散架的玩具。徐明利船长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他果断下令调整航向,小心翼翼地靠近遇险船只。

生死救援,专业协作彰显担当

由于夜间能见度极低,且海浪汹涌,救援难度超乎想象。在徐明利船长的指挥下,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凭借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专业技能,密切配合,紧张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他们备妥救生衣、救生绳、强光手电等救援物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22时52分(UTC),“ZIM AMERICA”轮终于在风浪间隙稳住船身,为救援创造了宝贵的机会。船员们迅速放下救生梯,向遇险人员伸出援手。第一位遇险人员在船员们的帮助下,从船舶右舷安全登船。紧接着,船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帮助其他遇险人员登船,并迅速递上毛毯,端来滚烫的姜汤,为他们驱散身上的寒意。同时,船员们还在船艏甲板收整出一个简易休息区,确保遇险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努力,7月8日凌晨,67名遇险人员全部安全获救。当最后一名遇险人员登上“ZIM AMERICA”轮时,船员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安全交接,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获救人员全部登船后,船员们并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对全船进行了偷渡风险排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开始与希腊海岸警卫队船只“VALPAS”进行对接,准备将获救人员安全移交。

03时35分(UTC),在船员们的精心安排和协助下,67名遇险者全部安全登上“VALPAS”艇。看着获救人员安全离开,“ZIM AMERICA”轮的船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至此,这场持续七小时的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国际赞誉,彰显中国船员风采

此次救援行动,成为地中海难民救援的经典案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船长徐明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大海上,人命救助不分国籍。我们只是做了航海人该做的事。”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中国船员“勇担使命、守望相助”航海精神的生动注脚。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船员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展现出的过硬专业素养、高效协作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不仅为遇险难民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中国航海事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全球航运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船员将继续秉持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保障海上生命安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