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水上交通安全治理行动持续推进,商渔共治守护船畅人安》

随着东海、黄渤海、南海海域相继进入“开渔季”,我国超10万艘渔船集中出海作业,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联合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以“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为主线,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联合执法等举措,构建起“人防+技防+联防”的立体化防控体系,为水上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智慧监管织密安全网

在东海“小开渔”首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地海事部门调派58艘海巡船艇、21架无人机及1架固定翼飞机,对进出港航道、渔区、风电作业区等重点水域实施海空立体巡航。依托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执法人员通过“商渔共治”模块实时监测船舶动态,对高风险区域自动触发碰撞预警。据统计,行动首日共点验商渔船1200余艘次,纠正违规行为43起,成功避免3起潜在碰撞事故。

“过去靠肉眼和经验判断风险,现在系统能自动识别商渔船交叉会遇态势,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吴淞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王磊介绍。此外,海事部门还通过短信、VHF广播等渠道,向辖区船舶推送雷雨大风、能见度不良等预警信息,行动期间累计发布安全提醒超15万条。

机制创新:跨部门协作破解治理难题

针对商渔船碰撞事故中“责任认定难、执法衔接弱”等痛点,多地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山东海事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山东航运公司和船籍港船舶安全管理专项提升的意见》,明确航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通过“双共”行动(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实现数据互通。例如,烟台海事局与渔业部门共享AIS数据后,渔船违规进入航道的案例同比下降62%。

在广东阳江,海事部门联合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开展“商渔船长面对面”活动,组织10余位资深船长围绕避让规则、通信协调等议题深入交流。渔船长陈建明表示:“以前总觉得商船转向灵活,现在才知道大型船舶转向需要提前1海里准备,以后必须保持安全距离。”活动现场,双方还签署《安全共治承诺书》,承诺共同遵守VHF16频道守听、AIS信息共享等规则。

联合执法:重拳整治违法违规行为

“开渔季”以来,全国海事系统联合渔业、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渔船不开启AIS、商船不按规定值班等行为。在长江口,吴淞海事局联合地方渔政部门开展“清网行动”,清理违规渔网具32处,保障航道畅通;在茂名水东港,执法人员通过“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模式,查处渔船非法占用锚地案件8起。

“我们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船舶和船员实施重点监管。”茂名海事局局长李强说。据统计,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开展联合巡航执法230余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40余起,行政处罚金额超200万元。

源头治理:宣传教育筑牢安全防线

为提升渔民安全意识,各地海事部门深入渔港、码头开展“三讲五进”活动(讲法规、讲案例、讲技能,进渔村、进渔船、进渔家、进渔校、进渔企)。在浙江舟山,海事执法人员登上渔船,手把手教授渔民使用AIS设备;在山东董家口,执法人员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制作《商渔船碰撞十大高危场景》动画短片,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

“以前觉得碰撞事故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一个疏忽就可能家破人亡。”渔民王大海在参加培训后感慨。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渔船碰撞事故起数同比下降41%,死亡人数下降53%,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未来展望: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商渔共治”法规标准,推动《沿海船舶航行安全条例》修订;二是深化科技应用,推广船舶智能避碰系统;三是强化国际合作,参与制定IMO(国际海事组织)商渔船防碰撞指南。

“水上交通安全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该负责人强调,“我们将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守护船畅人安。”

结语
从东海之滨到南海之畔,从科技监管到联合执法,一场守护水上交通安全的攻坚战正在全面打响。在“商渔共治”的实践中,中国正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水上安全治理之路,为全球航运业贡献“中国方案”。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