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流域的清远段,一艘艘渔船、货船穿梭于北江航道。过去,船舶安全监管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且风险高;如今,依托贝锐蒲公英自研的SD-WAN异地组网技术,清远市实现船舶监控“全域覆盖、远程可视、智能预警”,近一年来船舶事故率同比下降82%,运维成本降低60%,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了“清远样本”。
技术突破:无公网IP也能“一键组网”
船舶航行环境复杂,近海依赖4G/5G网络,远洋则需卫星通信,传统专线方案成本高昂且部署繁琐。贝锐蒲公英的解决方案直击痛点:
多链路智能切换:R300系列工业路由器内置4G/5G模块,支持双卡双待及三大运营商网络自动优选。例如,当船舶从内河驶入沿海时,设备可无缝切换至信号更强的运营商网络,确保监控画面实时回传。
零配置入网:通过蒲公英云端管理平台,运维人员无需登船即可远程下发预设配置模板。新船入网时,只需插电联网,路由器自动获取云端配置并加入虚拟局域网,实现“即插即用”。
弱网优化技术:针对海上高丢包、高延迟环境,蒲公英自研的智能抗丢包算法可将视频传输丢包率降低至3%以下,保障720P高清画面流畅传输。
应用场景: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1. 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
在清远市渔政指挥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辖区内300余艘渔船的定位、航速及摄像头画面。通过蒲公英组网,渔船上的AI摄像头可自动识别违规捕捞、偏离航道等行为,并触发声光报警。2025年7月,系统成功预警一起渔船误入主航道事件,避免了一起碰撞事故。
2. 远程运维“零接触”
某航运公司运维主管李明表示:“过去,船舶设备故障需派员登船维修,往返耗时3天以上;现在,通过蒲公英组网,我们可远程访问船载PLC控制系统,80%的故障能在1小时内远程解决。”例如,今年5月,一艘货船在清远水域突发动力系统报警,运维团队通过蒲公英云端平台远程复位参数,仅用20分钟便恢复航行。
3. 跨区域数据整合
针对跨省航行的船舶,蒲公英支持“总部-分部-船舶”三级组网。某物流企业将广州总部、武汉分部及20艘货船纳入同一虚拟局域网,实现航行日志、油耗数据等信息的统一存储与分析,为航线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安全合规:多重防护筑牢屏障
水上监控涉及船舶位置、船员信息等敏感数据,蒲公英方案通过三大机制保障安全:
端到端加密:采用国密SM4算法对传输数据加密,防止信息泄露。
精细化权限管理:可设置“仅允许访问特定船舶的摄像头”或“禁止修改设备参数”等权限,操作日志全程留痕。
等保三级认证:系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满足航运行业合规要求。
行业影响:从清远到全国的推广
目前,贝锐蒲公英方案已覆盖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省份,服务超5000艘船舶。在清远市,该方案还被应用于桥梁防撞预警、水利设施监测等领域。例如,北江飞霞大桥的防撞预警系统通过蒲公英组网,将桥梁结构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实现风险“秒级响应”。
专家点评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伟表示:“贝锐蒲公英的创新在于将SD-WAN技术深度融合到航运场景,解决了船舶监控‘最后一公里’难题。其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势,为中小航运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随着5G-A及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贝锐蒲公英正探索“天地一体化”组网方案,未来将实现全球海域无缝覆盖,为水上交通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