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船抵尼日利亚遇荒诞事:船长受压、船员被关,跨国航运乱象引国际关注》

当“中远海运荣耀”号货轮缓缓驶入尼日利亚拉各斯港时,船长李国强(化名)未曾料到,这趟本应寻常的航程会演变为一场持续48小时的“海上惊魂”。船员遭当地代理扣押、船长被威胁签署“莫须有”协议、港口官员索贿未遂后阻挠卸货——这场荒诞剧不仅暴露了西非航运业的系统性腐败,更折射出跨国海员权益保护的全球性困境。

代理变“海盗”:船员被囚集装箱,船长遭死亡威胁

2025年7月30日凌晨3时,“中远海运荣耀”号完成卸货准备离港时,尼日利亚代理公司“尼日尔河航运服务”突然以“未结清港口费”为由,派10名持棍武装人员登船。监控录像显示,代理人员强行将3名中国籍水手和5名缅甸籍机工拖入港口集装箱区,用铁链锁住箱门。船长李国强试图阻拦,却被代理负责人詹姆斯用枪抵住头部:“签了这份协议,否则你们全船都得死。”

这份“协议”要求船方承认拖欠23万美元“港口服务费”,并授权代理公司直接从船东账户划款。李国强拒绝签字后,代理人员切断船上电力,关闭AIS定位系统,导致货轮在锚地漂泊长达12小时。直至中国驻拉各斯总领馆联合尼日利亚海军特种部队登船,被困船员才于8月1日获救。

“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对待我们。”获救船员王伟(化名)展示着手臂上的淤青,“缅甸同事被逼喝马桶水,代理说‘这是尼日利亚的规矩’。”

腐败链触目惊心:从海关到法院的“系统性掠夺”

这并非孤立事件。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披露,2025年上半年,尼日利亚海域已发生17起针对外籍船员的非法扣押事件,较去年同期激增65%。背后是一条盘根错节的腐败产业链:

  1. 代理公司“黑白通吃”
    涉事代理“尼日尔河航运服务”注册于拉各斯,实控人詹姆斯与港口管理局高层关系密切。其办公室墙上挂满与尼日利亚海军高层的合影,电脑中存储着数百艘外籍货轮的“服务费”分成记录。

  2. 海关“影子收费”
    根据尼日利亚《航运法》,外籍货轮需缴纳货物价值1.5%的“港口发展费”,但实际收费名目多达23项。ITF调查显示,2024年尼日利亚港口额外收取的“腐败税”总额达4.2亿美元,其中60%流入官员私囊。

  3. 司法“工具化”
    若船方拒绝支付,代理公司会勾结地方法院,以“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罪名起诉船员。2023年,希腊油轮“STELIOS K”号船长因拒绝支付15万美元“释船费”,被尼日利亚法院判处2年监禁,至今仍被扣押。

全球海员“水深火热”:欠薪、遗弃、冤案频发

尼日利亚的乱象只是冰山一角。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海员权益受侵害事件激增40%,其中:

  • 欠薪遗弃:127艘货轮被船东遗弃,2300名海员遭拖欠工资超2.3亿美元;

  • 司法迫害:32名船员因商业纠纷被错误监禁,平均羁押时间达18个月;

  • 海盗劫持:西非海域发生海盗事件102起,超越索马里成为全球最危险航区。

“航运业正在经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IMO法律委员会主席汉斯·奥洛夫森指出,“船东通过注册便利国(如帕劳、利比里亚)规避监管,港口国仅关注船舶安全而忽视船员权益,导致海员成为全球产业链中最脆弱的群体。”

破局之路:技术赋能与制度重构双管齐下

面对乱局,国际社会正推动多项改革:

  1. 区块链维权平台
    ITF上线的“Seafarers’ Voice”系统允许海员匿名上传欠薪、虐待证据,数据直连IMO监管数据库。2025年7月,该平台已协助17名印度船员追回被拖欠11个月的工资。

  2. “黑名单”制度
    IMO拟修订《海员权益保护公约》,要求成员国对违规船东实施全球禁航,并建立跨国劳务保险强制购买机制。目前,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12家巨头已承诺加入“人道主义认证”体系。

  3. 中国方案:领事保护+法律援助
    中国驻拉各斯总领馆设立“海员权益保护中心”,联合当地律所为受害船员提供免费法律服务。2025年上半年,该中心已处理纠纷37起,追回赔偿金超500万美元。

“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行动。”获救船员李国强在接受采访时哽咽道,“每一份工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一次公正裁决都是对航运业良知的拷问。”

当“中远海运荣耀”号再次鸣笛起航时,甲板上的阴影仍未消散。但这场风波,或许正成为全球海员权益保卫战的转折点。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