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21时05分许,山东省威海市石岛东南30海里附近水域发生一起商渔船碰撞事故。一艘上海籍散货船自秦皇岛驶往镇江途中,与一艘荣成籍钢制渔船发生剧烈碰撞,导致渔船破损进水,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暴露出的安全管理问题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事故经过:夜间航行突发险情
据山东海事局通报,事发时海域能见度良好,但两船均未有效履行避让义务。上海籍散货船(总吨位约2万吨)在航经渔船密集区时,未按规定保持安全航速并加强瞭望;荣成籍渔船(船长约30米)则未开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且船员值班不规范,导致双方在交叉相遇局面下未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碰撞发生后,渔船船体迅速倾斜进水,船员通过紧急发射遇险信号并穿戴救生设备逃生,散货船协助救起全部渔船船员。
事故调查:多重隐患叠加
山东海事局在4月17日发布的警示通报中指出,该事故与当月两起同类事件(4月5日福建平潭籍散货船与辽宁营口籍渔船碰撞、4月9日南京籍化学品船与辽宁营口籍渔船碰撞)存在共性问题:
航运公司管理缺位:部分公司对船舶、船员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船员责任意识薄弱:涉事船员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熟悉度不足,值班期间存在疏忽瞭望、未保持正规值班等违规行为。
商渔船沟通不畅:渔船未按规定开启AIS设备,商船未通过甚高频(VHF)与渔船建立有效通信,导致碰撞风险加剧。
行业反思:商渔船碰撞风险何解?
此次事故并非孤立事件。2020年11月15日,威海石岛东南8海里海域曾发生类似悲剧,一艘连云港籍货轮与威海籍渔船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失踪。更早的2022年12月22日,山东威海石岛东南23海里处,货轮“金旺岭”轮与渔船“鲁日山渔61027”轮相撞,导致渔船沉没,5人死亡、6人失踪。这些案例均指向商渔船碰撞的顽固性风险。
山东海事局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以下违法行为:
未保持海上交通安全通信频道值守;
进出港口或航经渔区时未加强瞭望、未保持安全航速;
穿越航道妨碍他船正常航行。
同时,海事部门要求航运公司强化船员培训,确保其熟悉渔船作业特点及避让策略,并推动渔船安装北斗终端等设备,提升航行安全保障能力。
后续进展:严查责任,防范未然
目前,山东海事局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涉事船舶的航行轨迹、通信记录及船员操作进行全面取证。若查实存在人为过失,相关责任人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责。此外,海事部门将联合渔业、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排查老旧渔船、低标准船舶,并建立商渔船碰撞风险预警机制,通过电子海图实时标注渔船密集区,为商船提供避险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