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2024年珠江口水上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

珠江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上咽喉要道,2024年以日均船舶流量突破5300艘次、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规模,在复杂通航环境下实现水上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据广州沙角海事处最新数据,2024年辖区事故四项指标(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较往期全面下降,未发生重特大险情事故,水上搜救成功率达98.7%,创历史新高。

智慧监管:从“人海战术”到“数字哨兵”

面对珠江口主航道每平方公里船舶密度达2.8艘的挑战,广州沙角海事处创新构建“陆海空”立体护航体系:

  • “VTS+智管分中心”双核驱动:通过国产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航道实时监控,系统自动筛查异常数据,2024年累计识别低标准船舶1200余艘次,较传统人工核查效率提升3倍。

  • 无人机编队常态化巡航:配备红外热成像和AI识别功能的无人机每日巡航里程超500公里,成功预警船舶碰撞风险47起,协助处置油污泄漏事件3起。

  • 海巡船队精准执法:30米级以上大型海巡船搭载水质快速检测仪和黑匣子解析设备,2024年开展船舶安全检查393艘次,滞留船舶101艘次,滞留率同比上升166%,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我们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至船舶进港前48小时。”广州沙角海事处处长王瑾辉介绍,2024年该处提前干预高风险船舶156艘次,成功避免潜在事故23起。

协同共治:跨部门联动破解“九龙治水”

珠江口水上安全治理实现三大突破:

  1. 流域防洪抗旱与通航保障协同:2024年珠江流域遭遇13次编号洪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通过“四预”平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动态调整水库调度,既保障西江“黄金水道”通航水位,又为粤港澳大湾区压咸补淡调水8.5亿立方米,确保珠海平岗泵站取淡几率提升至88%。

  2. 涉海部门数据共享:广东海事局与农业农村、交通、气象等部门建立“商渔船碰撞预警”“台风路径实时推送”等12个专项数据接口,2024年联合处置商渔船碰撞险情19起,同比下降42%。

  3. 区域执法标准统一:粤港澳三地海事机构签署《珠江口船舶安全监管合作备忘录》,对船舶载重线、救生设备等26项标准实现互认,2024年跨境联合执法查处违规船舶43艘次。

科技赋能:从“经验判断”到“精准治理”

  • 区块链技术溯源维修质量:天津海事局推出的“船舶维修质量区块链平台”在珠江口试点应用,要求修船厂将焊接参数、无损检测报告等关键数据上链,2024年追溯整改焊接缺陷12起,避免类似新西兰海域舵销虚焊事故。

  • AI验船机器人上岗:挪威船级社(DNV)研发的AI验船系统在深圳盐田港部署,可自动识别焊缝气孔、夹渣等缺陷,准确率达98.7%,单船检验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2小时。

  • 5G+AR远程验船:中国船级社(CCS)的“5G+AR验船平台”覆盖全球30个主要港口,验船师通过AR眼镜远程指导现场检验,2024年完成跨境检验128艘次,节省企业成本超2000万元。

经济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安全形势的持续好转直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港口吞吐量创新高:2024年珠江口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2亿吨,同比增长12%;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00万标箱,其中南沙港新增12条国际班轮航线,实现“22天达欧洲、12.5天到美国”的高效运营。

  • 水运就业稳中有增:辖区水上从业人员达18.6万人,同比增长5.3%,人命救助成功率提升至98.7%的纪录,增强从业者职业安全感。

  • 生态效益显著:通过精准调度水资源,2024年珠江口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1.2%,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2500头左右。

数据链接

  • 2024年珠江口日均船舶流量:5300艘次(2020年为3500艘次)

  • 船舶密度:2.8艘/平方公里(超长江口1.5倍)

  • 智慧海事系统筛查异常数据:年均12万条

  • 区块链平台追溯维修质量:整改缺陷12起/年

  • AI验船系统准确率:98.7%

“珠江口水上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正为全球繁忙水域提供可复制的标杆。”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王海峰表示,未来将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安全共同体”,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持续巩固“平安珠江”建设成果。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