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重拳整治!电白52艘涉渔“三无”船舶被公开销毁》

2025年8月5日,广东茂名电白区水东渔港勤海码头机械轰鸣,52艘涉渔“三无”船舶在执法人员的监督下被集中拆解销毁。这场由区农业农村局、海洋综合执法、海事、海警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以“最严厉手段”落实伏季休渔制度,向非法捕捞行为亮出“红牌”,彰显了地方政府守护海洋生态、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的坚定决心。

雷霆行动:52艘非法船舶“清零”

当日上午9时,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挖掘机铁臂挥动,一艘艘锈迹斑斑的“三无”船舶被彻底拆解。这些船舶均系电白区2023年以来在海上巡查、港口检查中查获的违法违规渔船,经合规认定流程后纳入集中销毁名单。据现场执法人员介绍,涉事船舶普遍存在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三无”特征,部分船舶甚至通过“套牌”“假牌”逃避监管,长期从事非法捕捞作业。

“‘三无’船舶是海洋生态的‘隐形杀手’。”电白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指出,此类船舶多使用禁用渔具或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对幼鱼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据统计,2024年电白区海域非法捕捞案件中,超60%由“三无”船舶实施,直接导致近海渔业资源量同比下降15%。此外,这些船舶设备简陋、缺乏救生设施,2023年至今已引发3起海上安全事故,造成2人失踪、4艘船舶沉没。

多管齐下: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此次行动并非电白区首次向“三无”船舶“开刀”。自2019年《茂名市电白区清理取缔海洋涉渔“三无”船舶专项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当地已形成“陆上巡、港内查、海上搜”的全链条执法体系:

  • 技术赋能:利用5G电子围栏、无人机巡航等技术,对重点海域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2024年上半年查获非法船舶效率提升40%;

  • 联合执法:海洋综合执法部门与海警、海事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清湾”“飓风”等专项行动12次,查扣涉走私“三无”船舶23艘;

  • 源头治理: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型乡镇涉渔船舶纳入乡镇监管范围,通过“控增量、减存量”原则逐步消化存量,2024年已淘汰老旧船舶156艘。

“我们正推动‘人防+技防’向‘智防’升级。”电白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表示,未来将引入区块链技术建立船舶身份溯源系统,实现从建造、登记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案释法:震慑与教育并重

拆解现场,执法人员向渔民发放《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手册》,并播放非法捕捞警示教育片。渔民老陈感慨:“以前总觉得‘法不责众’,现在看到政府动真格,再也不敢冒险了。”据统计,行动开展以来,电白区渔民主动上交“三无”船舶数量同比增长300%,举报非法捕捞线索的奖励金额累计发放超50万元。

“销毁一艘船,就是保护一片海。”副区长陈龙在动员讲话中强调,电白区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深化与湛江、阳江等地的跨区域执法协作,对“三无”船舶实施“动态清零”。同时,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从根源上消除非法捕捞生存土壤。

生态红利:渔业资源持续修复

严打行动带来显著生态效益。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数据,2024年电白区近海鱼类种群数量较2022年增长27%,中华白海豚出现频次增加40%。渔业经济亦实现转型升级:2025年上半年,当地深水网箱养殖产量突破1.2万吨,休闲渔业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综合收入同比增长35%。

“海洋是电白人的‘蓝色粮仓’,更是子孙后代的财富。”陈龙表示,未来将探索建立“生态银行”制度,对合规渔船给予燃油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扶持,让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受惩成为常态。

背景链接

  • “三无”船舶定义:指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机动或非机动船舶,包括“套牌”“假牌”及未经审批在建船舶。

  •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非法捕捞水产品价值超1万元或造成渔业资源损失超5万元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 全国行动:2022年广东省曾集中销毁涉走私“三无”船舶5072艘,电白区此次行动为粤西地区专项整治的延续与深化。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