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湖北黄石 4月14日下午,湖北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长江段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一名船员为救落水宠物犬不慎遇险,在湍急江流中命悬一线之际,黄石海事局富池海事处执法人员仅用9分钟便完成从接警到成功施救的全过程,用专业与速度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
险情突发:救犬心切酿危机
当日16时15分许,山东籍货轮“鲁泰68”轮船主张某在富池锚地等待装运沙石时,其饲养多年的宠物犬不慎从船舷坠入长江。情急之下,张某未规范穿戴救生设备,仅草草套上一件救生衣便持网兜试图捞救。因船身晃动,他失足跌入江中,更因救生衣未系紧,入水瞬间被激流冲脱。目击者描述,张某在水中挣扎时,宠物犬曾试图靠近,但其利爪反而加重了张某的体力消耗。
“皖江联98”号货轮船员最先发现险情,立即抛掷缆绳并启动交通艇施救。然而,受逆流影响,张某两次抓住缆绳后均被浪头打落,最终被冲至下游约500米处。“当时他已出现呛水症状,手臂挥动幅度明显减弱,随时可能沉入江底。”参与救援的“皖江联98”号大副回忆道。
雷霆响应:9分钟生死竞速
16时37分,富池海事处接警后,正在巡航的“海巡12210”艇立即调转航向,以25节航速全速赶赴现场。执法人员通过高频电话与“皖江联98”号保持实时沟通,精准锁定落水位置。16时40分,海巡艇抵达事发水域,此时江面风速达4级,浪高0.8米,增加了救援难度。
“我们发现落水者时,他正被暗流卷向航道中央,周围有3艘货轮正在通行。”富池海事处执法队副队长许孟瑾介绍,救援人员当即采取“声光引导+抛投救生圈”战术:一方面开启探照灯和警报器吸引落水者注意,另一方面由许孟瑾精准抛投带自亮浮灯的救生圈。16时43分,张某成功抓住救生圈并套在胸前,海巡艇随即减速靠近,通过伸缩舷梯将其救上甲板。
“从接警到登船,全程仅用9分钟。”许孟瑾表示,此次救援得益于三大关键因素:一是海事部门建立的“15分钟应急响应圈”,确保巡逻艇常驻重点水域;二是执法人员每日开展的落水救援专项训练,包括抛投精度、艇机协同等科目;三是“海巡12210”艇配备的智能救生设备,其救生圈自亮浮灯可视距离达3海里,为夜间救援提供了重要保障。
生命至上:救援与关怀并重
张某被救起时已出现轻度失温症状,全身多处被犬只抓伤。海事人员立即为其裹上保温毯,并联系阳新县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17时20分,张某在接受狂犬疫苗注射和伤口处理后脱离危险。“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今天肯定撑不过去。”面对执法人员,张某数度哽咽。
此次事件暴露出船员安全意识的薄弱环节。黄石海事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辖区已发生3起因临水作业不规范导致的险情。对此,该局推出“三个一”安全强化措施:要求船员临水作业前必须完成“一次安全检查、一次装备确认、一次人员报备”;为辖区货轮配发带有反光条的连体式救生衣,解决传统救生衣易脱落问题;通过“海事课堂”进企业活动,向船员普及《船员临水作业安全指南》等规范。
专家警示:科学施救守护生命
“宠物落水事件频发,反映出部分船员存在‘重情轻险’心理。”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指出,202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12起船员落水事故中,4起与救援宠物相关。他强调,船员应牢记“三不原则”:不盲目下水、不单独行动、不忽视装备。“现代航运业已配备救生机器人、遥控救生圈等设备,船员应优先使用科技手段施救。”
黄石海事局局长在事后通报中表示,将联合航运企业开展“安全伙伴”计划,为每艘货轮配备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安全督导员”,负责监督临水作业规范执行情况。同时,计划在长江湖北段建设10个“智慧救援站”,集成AIS定位、无人机抛投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记者手记
当张某在救援记录上签下名字时,窗外长江依旧奔流不息。这场生死救援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敲响了航运安全的警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守护生命安全既需要海事部门的专业担当,更离不开每一位船员对规则的敬畏与坚守。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朵浪花都承载着平安的期许,让每一段航程都写满安全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