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8月5日)0时,随着东海伏季休渔期部分解禁,浙江、上海等地迎来“小开渔”作业高峰,预计数百艘渔船将集中出海。为防范商渔船碰撞事故,崇明海事局、浙江舟山海事部门联合农业农村执法机构启动专项行动,通过“面对面”培训、立体巡航等举措,为渔船安全作业保驾护航。
崇明:“船长对话”破解安全沟通难题
“商船驾驶台存在盲区,渔船航行时务必保持安全距离!”8月1日上午,在崇明海事局组织的“商渔船船长面对面”活动中,一艘商船的船长向20余名渔船船长现场演示驾驶台操作流程。这场由崇明海事局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总队联合举办的活动,通过案例剖析、实地观摩等方式,为商渔船安全协作按下“加速键”。
活动现场,执法人员以《渔船违反水上交通管理秩序典型案例》为教材,详细解读了航行规则不熟悉、无线通信不畅等事故诱因。一位参与活动的渔船船长表示:“以前总觉得商船‘个头大、看得远’,今天才知道他们也有盲区,以后一定加强沟通。”
崇明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商渔共治”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型。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航与安全培训,确保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模式落地见效。
舟山:“海空联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在浙江舟山,一场覆盖200余艘渔船的“护渔行动”正全面展开。自8月1日启动以来,舟山海事部门联合农业农村执法机构,部署海巡船艇、无人机与固定翼飞机,对渔船集中进出港水域实施24小时动态管控。
“请航经渔船密集区的商船加强瞭望,保持安全航速!”今日上午,舟山海事局VTS中心通过无线电向过往船舶播发安全预警。与此同时,一架固定翼飞机在舟山海域上空盘旋,实时监控渔船作业动态,并通过信息平台向附近商船推送避让建议。
据舟山海事局统计,行动开展以来,已核查商渔船舶资质120余艘次,纠正违规行为23起,发放安全宣传手册500余份。该局指挥中心主任表示:“我们将以‘零碰撞、零事故’为目标,持续强化重点水域巡航和点验力度,确保渔船‘开渔季’平安有序。”
技术赋能:AIS与VHF成安全“双保险”
商渔船安全协作的深化,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撑。记者了解到,目前舟山海域已实现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全覆盖,渔船与商船可实时共享位置、航速等信息。同时,两地海事部门要求商渔船共同守听VHF甚高频频道,确保紧急情况下通信畅通。
“以前渔船和商船‘各说各话’,现在通过AIS和VHF,我们能提前预判碰撞风险。”一位商船船长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船舶动态监控APP,“你看,周围渔船的位置、航向一目了然,安全多了。”
行业声音:共治长效机制待完善
尽管当前行动成效显著,但业内人士指出,商渔船安全协作仍需突破深层瓶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表示:“部分渔船设备老化、船员安全意识薄弱,商船对渔船作业规律了解不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治理。”
对此,崇明海事局透露,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商渔船“安全信用档案”,对违规船舶实施联合惩戒;同时探索“商渔船互派观察员”制度,促进双方深度理解与协作。
今日12时,随着最后一批渔船驶离码头,东海“小开渔”作业全面展开。在海事部门的守护下,这片繁忙的海域正奏响安全与丰收的和谐乐章。
上一篇: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