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首艘200TEU纯电智能远控集装箱海船开工
时间:2025年6月30日
建造方: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联合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
建造地点:武汉船厂
核心亮点:
技术标杆:
全流程数字化设计:集成远程控制、无人驾驶、自主决策、智能诊断功能,代表中国智能船舶研发最高水平。
零碳排放:满足IMO净零排放标准,搭载国内首套抑制介质浸没式电池模组,支持高低压岸电直充与箱式电源全天候换电,年减排废气1645吨(相当于6万辆货车排放量)。
智能作业链:通过R1智能船舶符号认证,实现复杂水域无人远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缝衔接,构建“码头-航运-仓储”全程无人化场景。
战略意义:
该船将于2026年投入青岛港大港至前湾港区航线,并逐步拓展至董家口、日照及山东省周边港口,助力山东港口打造国内首支沿海智能运输船队。
标志着中国航运业从“传统动力”向“零碳智能”的跨越式转型,为全球绿色海运提供“中国方案”。
行业影响:
推动船舶电动力控制系统、数字孪生、决策控制等核心技术国产化突破。
示范效应下,预计将加速沿海港口智能零碳运输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二、比亚迪跨界港航:斥资1000万成立汕尾子公司
时间:2025年6月4日
公司名称:汕尾比亚迪工业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股东结构: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核心布局:
业务范围:
覆盖港口运营、航运运输、综合物流全链条,包括国际货运代理、船舶管理、无船承运、集装箱船/货船运输、港口货物装卸搬运等。
延伸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再生资源加工销售等领域,形成“智能制造+绿色物流”闭环。
战略意图:
支撑出海战略:依托汕尾红海湾绿色制造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毗邻深圳小漠港、汕头港),构建“产地即港口”的高效物流模式,降低海外出口运输成本与时间损耗。
垂直整合供应链:通过自建港口、船队及物流网络,强化对整车出口全流程的掌控力,与特斯拉、福特等国际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优势。
行业影响:
汽车制造企业跨界港航领域,推动传统航运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
比亚迪此前已通过租用“比亚迪探索者1号”汽车运输船、订造多艘专用船等方式布局海运,此次成立子公司标志着其从“租船运输”向“自主运营”的升级。
三、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
技术维度:
纯电智能海船的研发与比亚迪的能源技术积累形成协同效应,例如船舶电池模组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互通性。
双方均聚焦“零碳”目标,推动航运业从燃油动力向清洁能源的颠覆性变革。
模式维度:
山东远洋海运集团通过“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探索智能船舶商业化运营路径。
比亚迪以“制造业+港航”跨界模式,重构全球供应链逻辑,为新能源车企出海提供新范式。
结语:
从首艘纯电智能海船的开工到比亚迪港航子公司的落地,中国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正呈现“技术驱动+模式创新”的双轨并行态势。前者以智能化、零碳化为突破口,重塑船舶设计制造标准;后者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化全球物流资源配置。两者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在碳中和时代,构建更具韧性、可持续性的航运生态系统。
全国院校丨培训报名就搜#万洋船员管家
免费题库丨免费换证丨手提书包丨证书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