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职业发展正迎来多维度利好,政策支持、权益保障、待遇提升及社会认同感增强共同推动行业生态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策支持与权益保障
法律保障强化:海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拟加强船员劳动权益保障,明确用人单位需依法与船员订立劳动合同,并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完善海上货物运输请求赔偿时效等规定,为船员职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多部门协同机制:广东等地已建立船员权益保障中心,整合海事、人社、司法等多部门资源,提供政策宣传、争议调解、司法协助等一站式服务,推动船员权益保障从“应急应对”向“系统治理”升级。
二、待遇提升与职业发展通道
待遇优化:各地推动船员享受关键工作者待遇,如南京将船长、轮机长等纳入人才目录,提供文旅、交通出行优惠;上海“浦江第一湾”船员健康驿站提供健康咨询、法律援助等综合服务,减少船员后顾之忧。
职业晋升支持:针对高级船员短缺问题,企业通过“使命30”计划加速年轻船员晋升,提供定制化职业路径和导师指导;同时,航运企业通过优化培训体系、提高薪酬待遇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社会认同感增强
节日关怀与文化活动:各地在“世界海员日”等节点开展慰问、文化体验等活动,如汕头组织外籍船员体验潮汕文化,增强船员职业归属感。
宣传与表彰:通过媒体宣传船员先进事迹,提升社会对船员职业的认知与尊重,营造关爱船员的良好氛围。
四、行业挑战与应对
人才供需矛盾:普通船员供给过剩与高级船员短缺并存,需通过优化培训体系、提高职业吸引力等方式缓解。
技能要求提升:随着船舶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船员需掌握智能船舶系统、新能源动力等新兴技术,行业需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