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鹿特丹港——当地时间今日上午,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突发一起集装箱火灾事故,火势借助强风迅速蔓延,威胁到周边多个大型油罐和密集停泊的船舶。危急时刻,一艘中国籍货轮“远航先锋号”的“80后”船长林宇挺身而出,指挥全船展开紧急救援,成功协助当地消防部门控制火势,避免了可能引发的重大灾难,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航海人的专业素养与担当精神。
火情突发:港口告急,生死时速
今日上午9时30分左右,鹿特丹港E区一个满载易燃化工品的集装箱突然起火。由于当天港区风力达6级,火势迅速失控,火舌蹿至十余米高,浓烟遮天蔽日。火场周边分布着多个巨型油罐和数十艘停泊的货轮,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们正在锚地等待进港指令,突然看到港区方向升起滚滚浓烟。”“远航先锋号”大副李强回忆道,“船长立刻通过高频电台与港口调度中心取得联系,得知火情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全船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临危不惧:科学决策,精准施救
林宇船长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他迅速组织船员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救援方案:
调整船位避险:指挥船舶驶离火场下风向区域,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同时保持与起火集装箱的安全距离,为后续救援创造条件;
启动消防系统支援:开启船上高压水炮,对准火场外围进行喷淋降温,防止火势向油罐区蔓延;
协助疏散周边船舶:通过广播和信号灯引导附近小型船只撤离至安全水域,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林船长的指挥非常专业。”参与救援的荷兰籍引航员范德萨称赞道,“他根据风向、水流和火势变化,实时调整救援策略,为消防部门争取了宝贵时间。”
协同作战:中荷联手,化险为夷
在“远航先锋号”的支援下,鹿特丹港消防部门得以集中力量对核心火场发起总攻。林宇船长主动与消防指挥官沟通,提供船舶消防设备参数和化工品运输专业知识,协助制定灭火方案。经过近3小时的奋战,火势终于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如果没有中国船长的果断行动,这场火灾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鹿特丹港务局安全总监亨德里克斯在事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的专业素养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全球航海界树立了榜样。”
平凡英雄:“80后”船长的航海人生
今年38岁的林宇出生于沿海航运世家,从小立志投身海洋事业。2008年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他从一名普通水手做起,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责任心,逐步成长为“远航先锋号”船长。
“林船长是我们船队的‘定海神针’。”船员小王说,“他不仅业务精湛,还非常关心船员生活。每次航行前,他都会仔细检查每一项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在同事眼中,林宇是严谨务实的“技术派”;在家人心中,他却是“常年在外的游子”。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林宇每年在海上漂泊的时间超过300天,与家人聚少离多。“选择航海,就意味着选择责任。”林宇说,“每当看到船舶安全抵达目的地,听到货主说‘谢谢中国船长’,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行业反响:中国航海人的“硬核”担当
此次救援事件在国际航运界引发强烈反响。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林基泽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林宇船长的英勇行为,展现了中国航海人的专业精神与国际责任感,为全球海运安全树立了标杆。”
中国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林宇的事迹是中国新一代航海人的缩影。近年来,中国航运业培养了大批像林宇这样“既懂技术又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航海人的担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航海人正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教授指出,“林宇船长的故事,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航海事业,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目前,“远航先锋号”已完成货物装卸,即将启程前往下一港。林宇船长站在驾驶台前,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眼神坚定而从容。对他而言,每一次航行都是新的挑战,而守护海上安全,永远是他不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