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栏目
《“巨无霸”来了!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再迎关键进展》

2025年8月4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50.SH,简称“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简称“中国重工”)同步发布公告,宣布中国船舶将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这一动作标志着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例正式进入冲刺阶段,合并后的新公司总资产预计超4000亿元、年营收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交易方案:换股吸收合并,同业竞争问题彻底解决

根据公告,中国船舶作为吸收合并方,将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按1:0.1339的换股比例完成资产注入。中国重工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停牌,8月12日为最后一个交易日,随后终止上市。此次合并源于201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为中国船舶集团后的同业竞争问题。为履行集团承诺,双方于2024年9月正式启动重组,历经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批复等环节,最终于2025年7月18日获证监会《关于同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批复》。

战略意义:资源整合升级,重塑全球造船格局

1. 规模效应凸显,全球竞争力跃升
合并后,新公司整合了中国船舶旗下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以及中国重工旗下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核心资产,形成覆盖军民品造船、海洋工程、机电设备等全产业链的“超级船企”。截至2024年末,双方手持订单合计538艘、5492万载重吨,订单金额超4500亿元,远超韩国现代重工等国际竞争对手,稳居全球第一。

2. 技术协同与市场互补,强化高端制造优势
中国船舶在集装箱船、LNG运输船等领域技术领先,中国重工则深耕油轮、军舰及海工装备市场。合并后,双方将实现绿色船舶技术互通、军民融合经验共享,突破高附加值船型瓶颈。例如,中国重工在深海装备领域的专利技术,与中国船舶的智能船舶系统结合,可推动新一代“绿色智能船型”研发。

3. 响应国家战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合并被视为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海洋经济”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通过集中军工、海工、高端制造等国家战略性产业资源,助力中国船舶集团打造世界一流船舶集团。中信证券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指出,合并将减少内部竞争,提升议价能力,预计年节省成本超20亿元。

市场反应:股价波动与股东权益保障

1. 股价表现分化,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引关注
截至2025年8月5日,中国船舶股价报35.01元/股,较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价格(30.01元/股)溢价16.6%,而中国重工股价(4.68元/股)则高于其现金选择权(4.03元/股)。分析认为,当前股价水平下,异议股东行使现金选择权的意愿较低,合并进程受阻风险较小。

2. 业绩预增提振信心,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预计归母净利润28亿至31亿元,同比增长98%至119%;中国重工预计盈利15亿至1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全球造船业正经历新一轮景气周期,高附加值船型需求激增,合并后的新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未来展望:打造全球船舶行业领军者

此次合并不仅是中国船舶集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关键举措,更标志着中国造船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转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及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公司有望在绿色航运、深海资源开发等领域占据先机,引领全球船舶工业迈向智能化、低碳化新时代。




全国院校丨报名培训就搜#万洋船员管家www.hy151.cn
培训报名 找船就业 证书代办 补考报名 免费题库 体检预约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城南迎宾东路盛唐本部中心12层 电话:0595-28983355
福建盛唐船务集团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1715号-1 船员招聘网-船员培训-船员考试-万洋船员管家-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盛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