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深化甲醇双燃料船员培训体系 加速绿色航运人才储备
(上海,2025年7月1日) 为应对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趋势,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今日宣布,其针对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的船员培训体系已全面升级,通过“技术实操强化+国际认证对接+人才前瞻布局”三维策略,为2026年前建成12艘甲醇动力船队提供核心人力支撑。
分层分类培训:覆盖全船型与全岗位
此次培训体系聚焦2025年计划下水的2艘新建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及4艘改造船,实施“技术骨干-操作船员”分层教育方案:
技术实操专项突破
联合曼恩(MAN Energy Solutions)、瓦锡兰(Wärtsilä)等设备厂商,开展主机操作、副机维护及安全应急全流程培训。例如,针对甲醇燃料加注环节,船员需通过模拟器完成“加注前安全检查-泄漏应急处置-加注后系统测试”全链条操作考核;在动力系统管理方面,重点训练甲醇燃烧控制、排放监测及与传统燃油系统的切换能力。
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培训部负责人表示:“甲醇燃料具有腐蚀性和低闪点特性,船员需掌握从储存舱温度控制到管道惰性气体保护的12项关键技能,确保操作零失误。”国际认证标准对接
与挪威船级社(DNV)、国际航运公会(ICS)等机构合作,构建符合《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绿色燃料技术标准课程。培训内容涵盖甲醇燃料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跨境作业合规文件编制等,船员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绿色燃料操作资质证书”。
据悉,首批50名高级船员已于6月完成认证,将优先派驻至中东-欧洲航线,应对欧盟碳关税新规。
校企竞合联动:前瞻储备千名技术骨干
为支撑2026年12艘甲醇双燃料船队规模,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启动“千人绿色航运人才计划”: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共建“甲醇动力船舶实验班”,开设《绿色燃料船舶技术》《碳管理实务》等课程,学生毕业前需完成6个月船上实习,优秀者可直接签约。
技能竞赛选拔精英:联合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举办全国甲醇动力船舶技能大赛,设置“燃料加注模拟赛”“应急故障排除赛”等项目,获奖者纳入集团“绿色航运人才库”,优先晋升管理岗位。
中远海运集团航运部总经理指出:“甲醇动力船舶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3年,我们需通过‘培训-认证-竞赛’闭环体系,确保船员技能与设备升级同步,避免因人才断层拖累绿色转型进程。”
行业影响:绿色航运竞争进入“人才驱动”阶段
据克拉克森研究数据,2025年全球甲醇动力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240%,但合格船员缺口达30%。中远海运的培训体系创新被视为行业标杆:
技术壁垒突破:通过与设备厂商深度合作,解决甲醇燃料系统维护“卡脖子”问题,降低对国外技术团队的依赖。
合规成本优化:国际认证船员可减少船舶跨境检查频次,预计单船年节省合规成本超50万美元。
人才虹吸效应:集团旗下船舶薪资结构向绿色技能倾斜,甲醇动力船轮机长月薪较传统船型高15%,吸引大量技术人才流入。
背景链接
中远海运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绿色燃料船舶占比提升至50%,甲醇动力船队规模达30艘。此次培训体系升级是其“2045碳中和”战略的关键一环,标志着中国航运企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引领”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